最新公告:

普世教闻

首页 >> 普世教闻

教宗方济各遗嘱曝光

发布日期:[2025-04-26 09:30:42]    点击率:[10]   来源:天主教泰安教堂

  88岁的教宗方济各走了,留下的遗嘱和他生前的作风一样——简单到极致
  没有金棺玉椁,没有恢弘陵寝,他只要求在罗马圣玛利亚大殿的地下墓穴中安眠,墓石上仅刻一个拉丁语名字“方济各”,连生卒年份都省去。这份三年前立下的遗嘱,直到他去世后才被公开,却让无数人红了眼眶。

  教宗方济各的遗嘱,看似只是一份安葬指南,但他打破延续千年的教皇安葬传统——放弃象征权力与不朽的三层棺椁(木、铅、柏木),改用单层镀锌木棺;拒绝葬入圣彼得大教堂地下墓穴这一“教宗专属墓地”,转而选择圣母大殿。这不仅是个人信仰的归宿,更是对教廷奢靡风气的终极抗议。

  圣玛利亚大殿对这位“平民教宗”意义非凡。他每次出访归来都会在此祈祷,甚至将这里称为“牧灵生涯的起点与终点”。这座教堂不仅是圣母崇拜的中心,更承载着拉美天主教的草根精神。选择此地安眠,教宗方济各用最温柔的方式,向欧洲教廷的“中心主义”发起无声冲击——正如他生前所言:“教会不该是高墙内的博物馆,而是战地医院。”

  遗嘱中最神秘的,当属承担安葬费用的“匿名捐助者”。梵蒂冈始终未公开其身份,但蛛丝马迹指向南美解放神学组织。主张优先服务穷人,恰与方济各的“穷人教会”理念一脉相承。

  这种关联充满历史隐喻。20世纪70年代,拉美军政府屠杀3万人,支持解放神学的神父惨遭迫害,而时任阿根廷耶稣会领袖的方济各被指控“默许军政府暴行”。如今,匿名捐助者的出现,像是对这段往事的隐秘回应——他毕生试图弥合教会与底层的裂痕,甚至不惜以“暗度陈仓”的方式完成最后一场布局。

  教宗方济各的遗嘱,暴露了改革派教宗的深层困境。他允许祝福同性伴侣,却坚称“不等于认可婚姻”;任命女性担任教廷高层,却拒绝开放女性神职。这种矛盾,恰似他在保守派与改革派间的艰难斡旋。

  美国枢机伯克曾公开批评他“正在摧毁教会”,匈牙利主教埃尔多更扬言“下任教皇必须回归传统”。就连他倡导的环保理念,也在石油资本与教廷既得利益者间遭遇重重阻力。这位试图“拆解圣殿金砖去修补穷人破屋”的教宗,终究未能完成所有改革——遗嘱中那句“愿世界和平,兄弟情谊长存”,更像是留给继任者的考题。 
  教宗
方济各的离世,让全球12亿天主教徒陷入悲痛,有人批评他“背叛传统”,更多人记住的却是那些震撼瞬间——他在布宜诺斯艾利斯贫民窟踩着碎玻璃主持弥撒;飓风中高举沾满菜叶的圣杯高呼:“这就是基督破碎的身体!” 或许正如遗嘱中三次强调的“圣母玛利亚”,这位教宗毕生追求的,从来不是完美的胜利,而是带着裂痕的慈悲。

  教宗方济各用最朴素的墓志铭,完成了最激进的反叛。此刻,圣彼得大教堂的烟囱即将升起新教皇诞生的白烟。

 

 
打印此页】 【顶部】【关闭】  

圣经金句 | 历届教宗 | 实用下载 | 违法举报 | 个税计算器 | 图片处理工具 | 在线制作图表

天主教泰安教堂 版权所有  地址:山东省泰安青年路南湖东门南行100米路东舜天若水写字楼3层  

关注本站: